八零年代年少成名 第132节
作者:
刀尔      更新:2025-04-24 17:33      字数:3967
  吴新月坐在第三排去了,左边靠墙,两人距离有些远。但是徐博和周方圆夹着一个过道相邻。
  刚开学没三天,开学新奇劲过去了。有些没离开家的女孩第二天晚上就有受不了, 偷偷在夜里哭了。
  想家,想爸妈,想家里一切包括猫猫狗狗。
  思念会传染的,整个初一的宿舍隐约都有哭声传来。一开始还是压抑的,隐忍的。
  后来突然像开闸放水, 轰的一下声音大了。
  然后宿舍里呜呜哽咽的哭声开始起伏。有些坚强还会安慰一下,后头自己都没忍住跟着哽咽抽泣起来。
  一个宿舍十二个人,八.九个哭了。
  “呜呜呜, 我想回家,我不想住校了。”
  “我想我妈了啊呜呜。”
  吴新月还好, 有点想家, 但没有想哭冲动,她躺在床上转头看对面的周方圆, 一时间突然有些可怜她。
  别人都在哭,都在想爸爸妈妈,她呢?此刻她心里会是什么感受?也会想去世的爸爸妈妈吗?
  吴新月侧过身,借着不知道谁的手电筒的余光,看到周方圆在床上平躺着,双手枕在脑后,正闭着眼睛睡觉。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情绪,就好像周围哭声入不了她的耳。
  一直哭到后半夜,哭累了才慢慢入睡。到了第二天,女生们都显得疲惫和憔悴。
  班主任陈丽红早自习的时候看到女生样子,严肃的面孔难得露出笑容来,并安慰大家。
  “刚离开家都会这样,习惯了就好,再忍两天就回家了。”
  上午的课结束,班上同学纷纷往食堂跑。周方圆一向等所有人走完,她才站起身,避开多人群。
  食堂在西南角,十个人一组,中午一般一荤一素,盆装着,一人两个馒头或者一份米饭,十个人自带饭盒,在分配饭菜。
  周方圆去的最晚,饭菜都是剩下,馒头个头最小,荤菜都是配菜肉都没了。
  十人组打饭的组长叫孙帅,是个人机灵,打了几次饭发现每次都是周方圆晚到,吃着被人挑剩下的馒头,她也从来不吭声,不抱怨。
  第三天中午饭,食堂窗口排着队端小组饭菜的,还有已经领到饭菜在桌上分菜的。
  孙帅和两个男生打了饭菜回来,孙帅一盆馒头按人头是二十个,一人俩,馒头一看就是大小不一样。
  两个各端着一盆菜,一道南瓜炖鸡,一道豆芽粉丝。
  其他人已经拿着饭盒等不及了,孙帅瞥了一眼,周方圆还没到。“你们谁知道周方圆饭盒在哪,帮拿一下。”
  同组女生知道,自告奋勇去帮拿,学生饭盒都在旁边柜子小格子里。
  十个饭盒排在桌子上一勺一勺轮着打,馒头一样轮着发。
  等到周方圆来,其他都吃上了。不是剩在盆里的残渣,两个馒头落在满满的菜上。
  “周方圆,你没来,帮你把饭盒拿出来了。”女生招呼周方圆。
  初一的吃饭的地方就是圆桌,走读生都是回家吃,要不附近小吃店。
  “谢谢。”周方圆说了一声谢谢,她并不在乎吃打剩下的还是馒头大小。
  但是她感受到同组人善意。
  吃饭清洗碗筷放进柜子里,在回教室午休,刚到教学楼下,班主任陈丽红正等她。
  “周方圆,门口传达室说你家里人过来了,你去一趟。”
  陈丽红对周方圆印象挺深的,开学第一天晚自习,她刚出教室,这女生出来喊住她。
  给她一张医院诊断书的复印件。
  “老师,我以前出过车祸,受过很重的伤,没办法参加体育课,课间操等等需要跑跳活动。”
  陈丽红对着诊断书上诸多的的医学专用词汇,有些艰涩难懂,却大概明白曾经眼前这个学生受过很重的伤。
  后来还特意去查询了下,才知道有多严重。
  陈丽红有主意周方圆的走路,她走的很慢,很仔细,细微的看会发现她起步姿势和普通人不一样的,脚的重心落点也不一样。
  周方圆慢腾腾的去了学校传达室,传达室大爷正在听广播。旁边胡玉婷正坐在凳子上等着。
  “婷姐。”
  “阿圆。”胡玉婷激动的站起来,看到周方圆脸上一片欣喜。
  周方圆见到是胡玉婷脸上露出笑来,“婷姐你怎么来了?”
  实际上周方圆住校三天,胡玉婷这三天很不得劲,家里少了个人。徐万里本该住校的,可是住校学费多,他选择走读。
  家里自行车给他用了。不然家里就只剩下胡玉婷,她得更难受。
  本来一张床睡两个人,现在就她一个,空荡荡的心里很难受。从徐万里知道阿圆的睡得就是一张板床,薄薄的草席子。
  一是想她来看看,二来给她送了张薄垫子。
  薄垫子是棉花垫子,起码比草席子柔软点。胡玉婷没敢多带东西,怕阿圆自己拿不了,她又进不去。
  就一个小包。
  “里面有个玻璃瓶子,是我给你带的炒菜,留你晚上吃。水果就给你拿一点。”
  周方圆打开包,看到一个塑料袋装的玻璃瓶,一看全是肉。袋子里装着两个又大又红苹果和番茄。
  “想给你再买点别的,想着太沉了,大奶奶还想给你捎点她做的包子,说你爱吃,咸菜也下饭。我看天热也装不下,就没拿。大奶奶说等你回家吃现成的。”
  “老头捎话说让你好好学习,别惹事。但是别人欺负你咱也别客气。”
  胡玉婷看着周方圆,也就三天,感觉像是三个月似的。真的很想说,要不被住校了,可是知道这不现实。
  周方圆看着拎在手里东西,心突然沉甸甸的,抬头刚要说什么,就看到对面婷姐正在擦眼泪。
  “婷姐?”
  胡玉婷红了眼眶,吸吸鼻子,“我也不知道怎么了,你住校,徐万里要八点半点之后放学,家里突然冷清下来。我心里怪难受的,总感觉你以后会越走越远,家里就剩下我一个。”
  “我就一星期马上就能回家了。”此刻婷姐的状态像极了宿舍里想家的女生,明明在外上学是她。
  胡玉婷点头,“我知道。”可她没忍住,就想来看一眼,“班级怎么样?还好吗?”
  “都挺好的,别担心婷姐,我你还不知道。”周方圆冲着她咧嘴笑。
  胡玉婷又叮嘱了些话,这才依依不舍的回去。
  周方圆站在校门口隔着一道铁门看着她走远,手里拎着床垫和小包往教室走。
  心里装的满满,她被人惦记着,关心着。
  吃完饭的时候,她把玻璃瓶的炒菜倒在饭盒里,摆在餐桌中间,邀请同学一起吃。
  学校饭菜真的水煮菜没啥味道。
  胡玉婷做得炒菜,虽然凉了,但是味道香辣很下饭。就连隔壁桌的都过来夹一筷子。
  吴新月提前得了信,直接端着饭盒插到周方圆这边吃。
  “周方圆,你家炒菜绝了,比店里的炒的好吃。”
  “好吃是好吃,就是少了,我才夹两次就没了。”
  剩的菜汤都没浪费,男生手撕馒头直接擦干净吃了。那饭盒干净像刷洗过似的。
  开学三天,上课语数外班上什么情况同学心里都有点数了。语文看不出来,这门成绩不考试看不出来。
  数学呢,上课老师找同学去黑板做题,多少能看出点水平。
  然后就是英语,东山市都是初一开始学习abc。先从二十六个字母开始的,家里条件好的提前上了补习班。
  然后,单词朗读,课文背诵是每天早自习任务,上课英语老师能讲英文的绝不说普通话。
  好多同学还云里雾里的时候,被叫到名字的学生开始磕磕绊绊背诵,或者回答。
  大家都一个水准,都刚起步状态。那突然出现一个对答如流,发音标准的,那绝对引人注意了。
  吴新月,龚文芳,孙帅算是有些基础的。
  但是显然周方圆是另一种,她一站起来回答问题,就连英语老师都诧异了。发音很标准,连读很流畅。
  英语老师试着用英文和她对话,好家伙,班上同学都看傻眼了,听傻了。一开始基础对话还懂,后来直接上升到鸟语花香阶段。
  一大串对话结束,英语老师直接改成普通话对周方圆夸赞起来,“哇私下里同学们如果有发音不会,可以请教周方圆同学啊。她口音很标准,词汇量很丰富。”
  英语词典还在登记买的时候,周方圆的桌上已经摆着一本半旧的英语词典。
  别人不知道,徐博很清楚的,这本词典在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就出现在周方圆的书桌上了。早自习或者课间休息的时候,就看到抱着看。
  虽然他英语也提前学习了,但是远远达不到周方圆地步。而且就发音和连读流畅程度上更是差距很大。
  貌似周方圆的英语是在云海市补的。
  陆可为的英文非常好,段华章从小就给兴趣班,一对一教学补课。后来给周方圆提前补习英语,周方圆的口语和发音,陆可为功不可没。
  周方圆英语好连班主任陈丽红都知道。还有数学,周方圆获奖名单可不是虚的。
  徐博经常请教周方圆数学题,旁边同学偶然看到周方圆就看了一眼题目,三下五除二讲解完,步骤演算她做完了。
  同桌孟庆林怕是最清楚的周方圆的,上数学课讲完例题做练习题的时候,他在思考的时候,旁边这位都做完了。速度之快,令他咋舌。
  趁着周方圆离开座位去厕所的空档,孟庆林直接喊话过道的徐博。
  “喂,徐博,听说你跟周方圆是一个小学毕业的,问你事啊,她数学怎么样啊?”孟庆林这话问的周围同学都跟着好奇,纷纷看过去。
  徐博正在写作业,一抬头看到旁边同学都在看他。
  实际上徐博原来在徐村小学成绩排名都前几,他虽然被周方圆超了,但是排名不算太大。
  但是上了初中,他隐约感觉到和周方圆的差距。
  “她数学很好。”恐怕初中的知识点她都自学完了,记得以前班主任王广军说过,周方圆在学习数学上很有天赋的。
  徐博说完,孟庆林一副我就猜到会这样,指着周方圆的空位对旁边同学说,“这位,上课做练习题都直接写答案的那种。”
  周方圆成绩很好在班上同学心里石锤了,想着月考她应该是班级前几。
  班级第一倒是不一定,毕竟还有其他科。
  *
  一星期周五下午三点半放学回家,周日下午返校。前一个星期大家还不适应,后来慢慢都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