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两娘子 第596节
作者:清澜皓月      更新:2025-11-23 14:53      字数:2435
  小时候沈寄也常拿了这些玩,都是二狗子送的。
  他什么不知道?
  包括沈寄打过二狗子主意的事,他全知道。
  “回来了啊,消息都打听清楚了么?”他衙门没事,所以沈寄只问华安那边的消息。
  “打听清楚了,那人是户部尚书的侄儿。”
  “户部尚书?”
  沈寄想起后院那个被她救回来的眉娘。
  那件事他们就得罪过户部尚书一次了。
  尚书可是正二品,而且人家是掌实权的,比魏楹权利可大多了。
  “他是哪里人啊,怎么巴巴的跑去华安圈占土地?”
  “说是风水先生说咱们村的风水好,想买下来送人的。”
  “现在咋办?”
  上一回的事,还是魏楹当上皇长子侍读学士,户部尚书才罢手的。
  魏楹苦笑一下,“我这第二封请辞的折子怕是暂时不能递上去了。”
  不是官身了,户部尚书要拿捏他可就更容易了。
  原本惹不起躲得起,最多请林子钦关照一声就好。
  可再添上这件事,就不是那么好办了。
  就算林子钦肯帮忙,他们也不能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麻烦人家。
  沈寄心头有不祥的预感,这官怕是不好辞了。
  “那就等等再说吧。对了,还有一件事,咱们小芝麻这不都读书了么。她让我帮她在课本上写名字呢。”
  总不好就写小芝麻三字吧。
  说到这个,魏楹过去书桌那边的抽屉拿出一张纸来,上头写满了女孩儿的名字。
  “正要拿给你看呢。你挑一个。”
  起了这么多啊!
  沈寄一个一个看过去,有些看花眼的感觉。
  估计魏楹也是挑花了眼,一时没能做决定。
  “这个不错,小芝麻骨子里挺像小男孩儿的。这个名字感觉不会那么软趴趴的,而且一听就知道是好年华的女孩儿。”
  沈寄指着其中一个说道。
  魏楹偏头一看,“绮年,魏绮年。我觉得不错!”
  “我把小芝麻叫来让她自己听听。”
  两姐弟一起来了。
  魏楹解释了一番含义,小芝麻表示喜欢这个名字,于是便定下来了。
  小芝麻大名就叫做魏绮年。
  魏楹挥毫写下,小芝麻两手拿着纸看,“娘,这是我,我有名儿了。”
  “嗯,这不是你,这是你的名字,绮年,魏绮年。”
  小包子指着自己鼻子问:“我呢,我呢?”
  沈寄便道:“一并取了吧。这一辈都是年字辈么?”
  “嗯。”
  沈寄问小包子:“你叫流年好不好?”
  小包子念叨了两遍,“好吧。”
  魏楹点头,“嗯,取了这个名字要时时警醒自己,不可虚度韶光。”
  沈寄以手扶额,“你干脆给他取名魏三省好了,让他每日三省吾身。”
  魏楹笑,“寓意倒也不错。”
  小包子念了几遍,觉得不好听,那脸当真皱成了包子脸。
  “不要这个名儿。爹爹写魏流年。”
  魏楹笑笑,挥笔把小包子的大名写下来。
  “好,以后你读书就用这个。等你加冠的时候,我再给你取字。”
  小芝麻忙道:“我也要取字。”
  沈寄拍拍她脑袋,“要的要的,等你及笄的时候起。你现在呢,就是待字闺中。”
  那两姐弟拿着自己的名字高高兴兴的回去了。
  魏楹道:“说起来,小寄你可没有字呢,我给你取一个吧。”
  沈寄十五岁及笄的时候都嫁给他快两年了。
  她没有父亲,自然没人给她取字。
  不过,这个字夫婿来取自然是使得的。
  沈寄摇头,“我不要!”她前生叫小寄,今世还叫这个就够了。
  魏楹想了想,不要就不要吧。
  不管叫什么,总之是他媳妇就够了。
  这件事最后还是请了林子钦出面做中人,找户部尚书到另一家酒楼坐下。在酒桌上把事情解决了。
  当然不能在窅然楼,上次就是在窅然楼眉娘悲歌一曲来的。
  魏楹也给户部尚书敬了杯茶,算是赔罪。
  对方一则不想得罪国舅,二则也不想跟魏楹这个官场新秀把关系弄得太拧了,答应写信回乡教导侄子。
  魏楹回去和沈寄把事情说了一遍。
  沈寄道:“那圈占不了咱村的地,是要占别处了吧?”
  魏楹肃然,“这个,我是管不到了。”
  沈寄叹口气,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最大的弊端,而且矛盾只能调和不能解决。
  因为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呢。
  他的江山也要靠大大小小的地主来支撑。
  沈寄想起在历史书上看到过的历代改革,其根本似乎都是着手土地、做税制改革,
  有些举措实施好了可以抑制土地兼并。
  她看看魏楹,魏楹长在民间,见惯了农民的一年辛苦到头,却吃不饱饭穿不暖衣。
  要说他对这些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。
  甚至他想出人头地位极人臣,说不得心头早有些东西已经萌芽了。
  如今辞官绝不是他的本意,只是被人打了脸却报复不了的无可奈何。
  事情已经解决,王二叔急着要回去给村民报信,而且也想家里人。
  于是便忙忙的要告辞回去了。
  沈寄打点了不少送王家和村里各家的礼物让人赶着马车送他回去。
  第417章
  至于二狗子, 他和沈寄说:“寄姐,我想在京城找活儿干。”
  他家三个孩子,光靠种地养不好。
  沈寄想了想, “嗯, 我找人帮你找活儿。”
  “找我能做的就好,我不怕吃苦的。”
  “放心, 我会考虑周到的。”
  让他去宝月斋或者窅然楼打杂, 倒是行。
  可是成了主顾和雇工, 似乎就不是可以平等交流的了。
  “我的意思是做苦力什么的既辛苦又不挣银子, 我记得你曾经养过鱼的。”
  二狗子点头, “养过。”
  “不如租个鱼塘。我知道你是实诚人, 一定会用心养。这样,你养好了就往窅然楼送。一年下来,怎么都比你种田或者卖苦力强多了。我让庄子上的管事帮你问问看。起步资金我借你,你以后每个月多少还我一些就行。”
  二狗子想了想, “行!”
  沈寄吩咐了下去, 可是没有现成的鱼塘。
  庄子里的管事给找了块淤泥地,说可以挖了来养鱼。
  而且买下来也不贵。
  沈寄便借了两百两银子给二狗子买下来,并且在旁边修个小屋。
  “这么多, 我、我怕还不起。”
  “还不起就过户给我好了。还有啊, 你以前养鱼我记得有时候会死一些, 我给你找几本养殖的书看看, 提高一下技术。”
  说到这里沈寄笑笑, “说起来你养鱼还是因为我卖鱼丸汤跟你订货吧?”
  说到往事, 二狗子也笑了, “我就在水缸里养过,大鱼塘还真没干过。可是我识字不多。”
  “不要紧, 找个识字的人教你就好了。你就好好养吧,养好了我也可以有个固定的进货渠道。这样我也省些本钱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