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8章
作者:宋公子晏      更新:2025-11-04 20:33      字数:3010
  提到收成,农户脸上顿时有了光彩:收成?那可好太多了!托谢府君的福,修了那条水渠,俺家这几亩旱地,今年收的粮食,比往年翻了一番都不止!官府还教了什么新的种法,确实好用!
  既然收成翻番,多交一些赋税,用以兴修水利,惠及更多乡邻,你觉得不该吗?荀彧追问。
  农户挠了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话是这么说,俺就是一时嘴快抱怨两句,其实心里明白,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。这税,交得值!
  陈实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。
  接着,众人又去寻访那位被陈实指为酷吏的小吏。那是一名负责管理街区卫生的市吏,年纪不大,面容严肃。
  陈实指着他道:就是此人!昨日我亲眼见他呵斥一位老妪,只因老妪将一点菜叶泼在街上!态度蛮横,言语粗暴!
  那市吏面对众人,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,然后说道:回禀诸位。相府有令,为防病疫,街面卫生需严格保持。那位老妪屡次将污水秽物泼洒街心,下官已劝诫多次,昨日再次发现,故而语气严厉了些,并按规定处以清扫街道半日的处罚。若有失当之处,下官甘愿受罚。
  荀攸问道:你所依据的规定,何处可查?
  市吏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:此乃郡府颁布的《睢阳城卫生管理条例》,相关条款皆有明文。公告栏上亦有张贴。
  陪同的国丞属吏补充道:自推行卫生条例以来,城中百姓患病的数量,较之往年同期,已大幅减少。尤其是夏季常见的痢疾、伤寒等,发病率显著降低。
  一番对质下来,真相大白。
  陈实所谓的民怨沸腾、酷政虐民,不过是断章取义,甚至是刻意曲解。
  抱怨赋税的农户,实则受益于新政。被指责的酷吏,不过是严格执行有益于公众的规定。
  这番现场调查,让考察团中原本摇摆不定的人,心中有了计较。治理一个地方,远非纸上谈兵那般简单,许多政策的推行,必然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或习惯,招致一些抱怨在所难免。
  关键在于,这些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效果,是否真正有利于大多数人。
  陈实面色一阵青一阵白,讪讪地退到一旁,不敢再多言。
  经过连日的考察与这番对质,荀爽心中已有了判断。
  这天夜里,他将荀彧和荀攸叫到房中。
  屏退左右,荀爽目光落在跳动的烛火上,片刻后才转向二人:连日所见所闻,想必你们心中亦有数。
  荀攸颔首,声音低沉:谢府君胸有丘壑,行事果决,不拘泥于俗礼,却深谙治理之要。观其政策,以民为本,注重实效。睢阳乃至梁国各处,生机勃勃,远非昔日可比。察其吏治,虽略显严苛,却能整肃风气,令行禁止,效率惊人。
  荀彧接口道:梁国之变,非虚言也。民心虽偶有微词,然大体归附,此乃根基已稳之兆。
  荀爽捋须,眼中闪过一丝深思:其志,恐不止于一郡一地。
  荀攸与荀彧对视一眼,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惊异与凝重。
  梁国考察即将尾声,谢乔在相府设下宴席,款待颍川一行人。
  厅堂之内,灯火通明,佳肴罗列,乐声悠扬。众人推杯换盏,气氛较之前几日轻松了不少,至少表面上是如此。
  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堂间气氛正酣。
  荀彧放下青玉酒盏,目光落在谢乔脸上,谢府君,当日颍川雅集之上,府君为何提及家父与唐衡?
  他稍作停顿,补充道,语气依旧平和,据彧所知,家父与唐氏素无往来。
  谢乔端着酒杯的手指不易察觉地紧了紧,杯中酒液轻晃,在灯光下泛起涟漪。
  这是还没和唐衡女成婚呢。
  她心中警铃大作,一时嘴快,竟然剧透历史。
  须臾,谢乔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微笑,语气尽量放得轻缓自然:当日所闻,多为坊间传言,道听途说之辞,当不得真。
  荀彧静静地注视着谢乔,显然,他对谢乔这番半真半假的解释,并未完全信服。
  但他并未继续追问,将那份疑虑暂时压在了心底。
  宴席继续,觥筹交错,丝竹悦耳。
  谢乔的心思却再难平静。
  她的目光不时掠过那气度沉稳的老者,荀爽。这位当世大儒,颍川名士之首,在考察团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  他的态度,几乎决定了这次考察的最终评价,甚至可能影响到荀氏对梁国的整体看法。
  可任凭谢乔如何仔细观察,也无法从这位老人平静的面容上窥探到真实想法。
  他究竟是如何看待梁国的新政?是认可?是疑虑?还是暗含否定?
  一丝不确定感萦绕在谢乔心头,挥之不去。她需要一个答案,一个确切的答案,以安抚这隐隐的不安。
  是以,谢乔自然而然就想到了【背包】里的道具,[读心符],这欧洲人谢均用子系统的【签到】开出来的,连她都是第一次看到。
  现在正是可以使用[读心符]的场景,提前知道荀爽对梁国之行的看法,再用最后的时间补救。
  谢乔起身,举步朝荀爽走去,接过侍者手里的漆勺,以晚辈之礼,为他添酒。
  慈明先生,这些时日在梁国可还习惯?
  与此同时,趁荀爽端起茶盏,注意力稍有分散的瞬间,【背包】里的[读心符]被她取出放在掌心,再被她不着痕迹地贴在了荀爽的后肩。
  如同推开一扇尘封已久的门,荀爽的内心世界,骤然向谢乔敞开。
  【倒是妥帖,知道给老夫斟酒,还算懂得尊老敬老之礼。】
  谢乔坐回位置上,继续聆听。
  【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】
  【天不为人之恶寒也,辍冬;地不为人之恶远也,辍广;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,辍行。】
  【这席上的菜品虽也精致,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,不够味儿。】
  【还是睢阳东市那家老字号的炸土豆块好吃,外酥里糯,撒上细盐和香料,啧啧,回味无穷。】
  【世上竟有如此美味,真乃人间绝品。】
  【文若愈发丰神俊朗,颇有老夫当年神韵。】
  【公达要差些。毕竟不能谁都似我。】
  【宴上这些菜肉,味同嚼蜡,我还是更喜欢炸土豆,怎么吃都不腻。】
  【土豆,炸土豆,酥脆的土豆,又想吃了!啊啊啊啊!】
  【此来梁国考察,考察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,我终于吃上了刚出锅、热气腾腾、香喷喷的炸土豆!】
  【不行了,口水狂流,我必须想点别的。想什么呢?】
  【论老夫当年相貌,文若和我比,中间差了十个公达。】
  【有点困了,眼皮子开始打架了。不行,不能睡,不能失态,显得老态龙钟,成何体统。】
  【明日定要再去东市买些炸土豆,多买些,让李复偷偷去买,快去快回,要现炸的!不行,又流口水了。】
  【回颍川,上哪儿吃得到这刚出锅的炸土豆?冷了口感大打折扣。有没有什么办法,能把行程再多拖延一日?哪怕半日也行啊。】
  【要不我直接累倒了吧?年近耳顺,日行数万步,累倒很合理吧?】
  【妙哉!就这么定了,回驿馆就
  倒,一倒就是半个月!】
  谢乔:
  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  作者有话说:彩蛋
  你们惯于评价天下人物,今日我便评价评价你们这所谓的清议
  屏风之后,荀爽骤然打了个饱嗝。
  盘中炸土豆吃得一根不剩,这人间至味没吃够,回味无穷。可惜送过来的时候已经冷掉了,再下锅热就融了,定然不如刚出锅的口感。
  要是能去睢阳东市吃现炸的,此生何憾?
  双标狗!
  荀爽吓了个哆嗦,用帕子谨慎地擦掉嘴角残留的油。
  在下不才,愿随谢府君往梁国一行,亲身查验其政绩真伪,看一看那里的百姓,是否真如府君所言,得以安居立业。
  确认整理妥帖后,荀爽揉了揉肚子,从容地从屏风后走出来。
  第87章
  謝乔臉上的微笑没有变化,脑子里却几乎翻江倒海,迟迟无法平静。
  当世大儒,颍川名士的领袖人物,此时此刻,内心深處最强烈的渴望,竟然只是炸土豆?
  她几乎要怀疑[读心符]是不是出了故障,或者慈明先生是不是故意用这种念头来伪装。
  可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炸土豆、好吃、想吃、流口水真实得让她耳膜发烫。
  果然,土豆,或者说,油炸碳水的魅力,无人能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