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话事人 第410节
作者:
随轻风去 更新:2025-11-04 19:45 字数:3535
正在这时候,却见林泰来和吏部右侍郎赵志皋肩并着肩,溜溜达达的从户部大门经过,朝着隔壁吏部走去。
不经意间,林泰来瞥见了户部大门处两个熟人,随意挥了挥手问候道:“两位哥哥别来无恙!”
王司徒和申用懋的视线,一起落在了赵志皋身上。并且不约而同的想道,这老匹夫到底何德何能,竟然享受到了林泰来进京后的首次拜见。
不知为何,赵志皋觉得大司徒和首辅公子的眼神都有点不善,赶紧打个招呼就溜了。
申用懋寒暄着对林泰来问道:“你来这边做什么?”
林泰来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申用懋,“在下进京赶考,当然要来礼部报名登记啊。”
户部的北边就是吏部,南边则是礼部,都挨着。
申用懋见林泰来悠哉游哉的样子,还是按捺不住,直接问道:“你进城时遇到那些事情,难道没有从中发现危机?”
林泰来淡定的说:“什么危机?我怎么没看见?”
申用懋盯着林泰来看了一会儿,一时分不清这是真傻了还是装傻。
此后申用懋也离开了户部大门,去兵部签到去。
王司徒便对林泰来说:“去礼部报名也不差这一时半刻,先进来说话。”
于是林泰来就跟着王司徒走进了户部,并在后院正堂里坐下。
在王司徒面前,林泰来不是晚辈也不是下属,自然有以宾客身份落座的资格。
林泰来想起什么,笑呵呵的问道:“在户部尚书位置上感觉如何?可还舒服么?”
说起这个,王司徒就是一肚子苦水,如今已经到十一月中旬,今年账目情况也能整理的差不多了,但一言难尽。
先是长叹一声后,王司徒才说:“今年可能是近十几年来,第一次库银入不敷出。”
“果有此事?”林大官人反问道。
王司徒见林泰来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,就详细都说了几句:
“今年灾荒严重,数行减免,岁入仅三百三十九万两,而支出比收入多一百万两。
全赖从老库发积存银一百八十万两,才勉强得以维持。”
林泰来也是自己人,没什么不能说的,虽然不明白林泰来打听这个是为什么。
听到户部库银情况,林大官人随口评论说:“意料之中,入不敷出是迟早的事!这才到哪里,以后你会发现越亏越多。”
王司徒有点不爽的说:“在我当尚书的任上,太仓银就开始入不敷出,叫我很没有脸面啊。
早知如此,当初还争这个户部尚书的官位作甚?”
林泰来撺掇道:“你自己焦虑有什么用?那几百万两的支出也不是你们户部的支出啊。
所以亏损不仅仅是户部的事情,而是整个朝廷的事情,要把焦虑转移给朝廷,让整个朝廷一起来集思广益想办法!”
王司徒随便从公案上抽出了一张奏疏,“还需要你来教导我?
我早就向朝廷叫苦了,你自己看看,别人的建议都是这样的,朝廷下发到户部,让户部复奏。”
林泰来打开奏疏看了几眼,只见上面写着:“应当厉行裁革冗员,节省开支。或者是昔无而今有,或昔设而今增,当视其缓急,渐次裁革,以节约为生财之道。另外,京师增修城垣的工役也当罢撤。”
“扑哧!”林泰来忍不住笑了几声,果然都是说了跟没说一样的东西。
没人说怎么开源,都在劝皇帝节流。
然后林泰来起身告辞说:“不打扰你办公了,我先去礼部报名。”
王司徒又问道:“你打听了这么多户部库银的收支消息,不留下些建议么?”
林泰来笑道:“开源节流你我说了不算,我又能有什么建议?
我就是想看看户部库银亏空进度,猜测天子什么时候急眼到准备大肆开矿和征税而已。
另外根据这个状况来看,关于疏通吴淞江故道的工程,朝廷应该是不会拨款了,所以需要我另外筹措了。”
今天突然被抓去开会,根本没精力构思啊,在会场拿手机码字,毫无感觉,只能为了不断更而水一下了
(本章完)
------------
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你!就是你!(上)
(建议本章和明天更新一起看。)
申首辅没有等来林泰来,却等来了林泰来的同窗们。
金士衡在会馆安顿好了后,第一时间就是拿出父亲的书信,准备以同乡晚辈身份去拜访申首辅。
但是想了想后,他又联络同窗,得知王禹声也有“推荐信”,同样打算去拜访首辅。
于是两人就约定一起前往申府,毕竟有朋友作伴的话,可以互相壮胆。
不是每个人都像林大官人这样心理素质过硬,大多数年轻人面见首辅时,都会十分紧张。
在不触犯自身利益前提下,申首辅向来都是宽和大度,也不吝于提携乡党后进。
下班后,首辅接见了金士衡和王禹声,勉励道:“听闻郡学人才涌出,今年同科五人中举,皆为二十多岁的年轻俊彦,乡人称一龙四虎,堪为当代之美谈啊。”
王禹声很想反驳说,是五虎不是一龙四虎,但又想到他自身不干净,一点底气都没有。
申首辅又道:“怎得其他人都没有过来?你们传个话给他们,这几日都来让老夫看看。”
拜见首辅完毕后,金士衡毫不犹豫的按着联系地址,直接跑到附近的李阁老胡同林宅。
他听得出来,首辅的意思就是嫌弃林泰来没有主动去申府拜访,让他们这些同窗带话。
“你怎么不去拜访申相?”金士衡对林泰来问道,“你这里与申府就隔着两个路口,为何不近水楼台先得月?”
林大官人歪歪扭扭的半躺在罗汉榻上,却说着最有骨气的硬话:
“吾辈赴京师赶考,自当奋发向上,砥砺名节,功名要从直中取。
岂能热衷终南捷径,奔走于同乡权贵之门,做谄媚求进之徒,并授人以口实?”
金士衡:“……”
林同学这是发高烧把脑子烧出问题了,还是被另一个魂魄夺舍了?
亦或是林泰来成熟了,活成了他自己最讨厌的样子?
金士衡知道,在首辅和林泰来之间,自己就是一個小虾米。
所以第二天只是把林泰来的话转达给了申府门子,然后就头也不回的跑回了位于东城的吴中会馆,再也不掺乎首辅和林泰来之间的事情了。
申氏父子下班后,回到府中,从门子口中听说了林泰来的话。
晚膳时候,申时行对申用懋皱眉道:“你以一个第三方的角度来分析,林泰来此话何解?”
申用懋稍加思索后,得出了结论:“从授人以口实这句话来看,林泰来可能是担心父亲会拖累他,所以暂时保持距离。”
申首辅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,“我?拖累他?”
然后首辅老大人很文雅把筷子拍在桌上,“他大概连现在的对手是谁都不清楚,又能做什么?”
申用懋很乖巧的问了句,“林泰来的对手是谁?”
申时行答道:“我综合了很多因素,可以确认是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赵南星!”
这也是当首辅的一个优势,可以掌握比一般人更多的信息,从而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准确度很高的推断。
作为未来的东林三巨头之一,赵南星这时候已经身负名望了。
申用懋却说:“如果对手是吏部的赵南星,林泰来可能已经知道了。
我亲眼看见他和吏部侍郎赵志皋在一起,还无故去吏部串门子,听赵侍郎说,他还画了吏部地图。”
申首辅:“……”
难道林泰来想照搬苏州模式,用武力解决问题?所以害怕连累自己,故意不和自己见面?
如果是这样的话,就有点可怕啊。
申用懋很好奇的又问道:“赵南星想干什么?”
申首辅心思都在别处,顺口答道:“据我所知,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赵南星把揭帖上的四害之说扩充了很多,写了份多达千字的稿子。
并且将在两天后的吏部冬至公宴上公布,这种节令公宴各衙门都是同时进行的,所以赵南星的新四害之说将会在一夜之间传遍六部。
再然后,赵南星可能将四害之说作为奏疏,随即而来的就是疾风暴雨的舆情攻势!”
申首辅说到这里就停住了,因为不必再继续往下说了。
作为首辅的儿子,申用懋很清楚,清流势力凝聚起来后,发动的舆情攻势有多么厉害。
想象一下,好似一群马蜂围攻的感觉,就连身为首辅的父亲都经常吃亏。
最后申时行叹道:“就让林泰来吃一次教训吧,要让他彻底明白,京城和苏州完全不同。
另外你找个机会提醒林泰来,若真想用武力解决问题,也别在吏部动手。”
冬至节是这时代最重要的节令之一,而冬至大朝也是朝廷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大朝会之一。
不出意外的没有意外,皇帝又又又传旨免朝了。
在冬至节时候,京城各衙门都会举行公宴,所有本衙门官员汇聚一堂,吃吃喝喝。
在六部里,权势最大、排名第一、外朝之首吏部的官员数量却是最少,所以举行公宴的大堂坐起来十分宽敞。
按照惯例,官员都可以带个子侄晚辈出席,让后辈增加见识,积攒人脉。
吏部右侍郎赵志皋就带着个虎背熊腰的巨汉,走进了了吏部大堂。
不熟悉情况的人,还以为赵侍郎把保镖带进来了。
“此乃南闱今科林解元也。”一脸老好人气质的赵志皋笑呵呵的对人介绍说。
如果林大官人没有这个身份,今天连被带进来的资格都没有,吏部公宴岂是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能上桌的?
于是别人立刻就明白,今晚有好戏看了,这是“正主”找上门来了。
吏部官员逼格仅次于翰林,实权却更胜,人人都有自己的骄傲,在吏部这一亩三分地上,没有人会怕事。
吏部天官居中而坐,左右侍郎分列两边,然后四个司的郎官、主事围了一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