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话事人 第48节
作者:
随轻风去 更新:2025-11-04 19:43 字数:3382
因为堂口被毁荒废,除了老城市户口高长江外,其他人在城区暂时没有定居点。
所以只能在南濠街上一家客店,包了两间大通铺屋子。林泰来和张家兄弟在一间,四大金刚在另一间。
在创业阶段,纵然条件艰苦点,只要有信心有希望,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怨言。
及到次日清晨,林泰来又自然而然的来到茶舍,没别的原因,就是近。
茶舍掌柜壮着胆子问了句,“小店到底哪里好,能引得林教授频频光顾?”
林泰来瞥了眼悬挂在门外的布招子,随口答道:“因为贵处的名字好,五龙茶室,让本坐馆非常有感觉!”
掌柜一头雾水,这个名字平平无奇,真的很好吗?
苏州城的标志性象征阊门那边,有五条水流在此汇聚,人称“五龙汇阊”。
所以距离阊门不过三里地的茶舍起个名字叫五龙茶室,并不算稀奇吧?
前些日子堂口被虎丘徐家毁了后,林泰来在城区暂时没有固定地方,就把这茶舍当成了联络点,并通知了熟人们。
想找他的人,都会来茶舍寻找,或者在茶舍留个口信,一般都是高长江说书时兼职接待。
今早林泰来坐在五龙茶室里,看看有没有事情上门,确实觉得,太有坐馆的感觉了。
按计划,今天要去盘一盘金陵偷渡来的尹姬。
林坐馆正在吩咐手下,一会儿出去怎么做事时,有个衙役站在了茶舍门口。
然后就听到衙役叫道:“安乐堂分堂的人在吗?县尊谕示各堂口,近日名流汇集苏州城,各堂口严禁在城区聚众群殴!”
城区指的是城墙以内地面,以及城墙外面的上塘、南濠、山塘三条临近城墙的商业区。
四大金刚嘀咕说:“县衙管得忒宽了,底层堂口打斗也碍不到老爷们的文坛盛会啊,限制堂口作甚?”
林坐馆却别有感慨说:“这道谕令简直太经典了,历久而弥香可弥漫数百年啊,同样让我非常有感觉。”
衙役走了后,又来了个跑腿的差役,在门口探头探脑的找到了林坐馆,然后就走了进来。
林泰来很意外的问道:“这不是浒墅关的丁差役么?怎得有闲心来寻我?先喝茶!”
丁差役答道:“我们的王老爷命我过来传话,让你给他送一首诗过去。”
“什么题材?署谁的名?”林泰来听到业务上门,就又问了两个很关键的问题。
如果署王之都的名,就随便对付一下;如果署自己的名,就稍微认真点。
但以王之都上次表现出的底线看,应该不会随便拿别人的诗文来冒名。
丁差役答话说:“打倭寇的那位戚将军戚少保你肯定知道吧,最近告老还乡了。
戚少保和王老爷都是山东人,王老爷便想送这位同乡英雄一首诗。
只要诗词好就行,署你的名!”
林泰来登时就来了兴趣,这可是打遍南北,名震天下的戚继光啊。
当世第一名将,名声大到妇孺皆知,几百年后历史课本上硕果仅存的几个民族英雄之一!
不过这位名将和原首辅张居正走得太近,在张居正去世后这三年,一直受到极端反张居正原教旨势力的攻讦。
这又导致当今万历皇帝对戚继光猜疑甚重,先是横跨八千里把戚继光从塞北调到了广东当总兵官。
然后又以“年老多病”为理由,把戚继光解职了,让戚继光人生最后这几年,精神上非常失意和郁闷。
但有一说一,戚继光即便被调职和解职,也只是涉及到具体职务。
他左都督、少保这些虚衔官位还都在,仍然享受一品武臣待遇,几个儿子都恩荫了锦衣卫指挥之类的官爵。
所以关于那些戚继光晚年穷到看不起病,贫困而死的说法,估计都是他的文人朋友想趁机黑一把万历皇帝……
给戚继光写诗,林泰来并不想图什么,也图不到多大利益,毕竟这是一个已经被皇帝猜疑和排斥的名将。
但出于对民族英雄的尊重,林教授还是认真想出了一首。
“拿纸笔来!”林教授对着茶舍掌柜喊道。
掌柜不情不愿的拿了一套文具过来,然后小心翼翼的提醒说:“最近四方文人汇聚苏州城,南濠街的笔墨纸的价格都上涨了。”
听到费用问题,林坐馆忽然也产生了点紧迫感。
自己分堂到现在,还是靠自己骗来的三百两风投支撑,只见出不见进,再这样下去真不行,以后拿什么去买秀才。
其后林教授一边想着,一边写着:
“劳劳车马未离鞍,临事方知一去难。
二百年来伤国步,八千里外吊民残。
秋风宝剑孤臣泪,落日旌旗大将坛。
海外尘氛犹未息,诸君莫作等闲看。”
这首诗质量如何且不提,但这个气氛和感觉太到位了,稍加修改就完美契合晚年版的戚少保。
林教授一气呵成写完,吹干了墨迹,然后对丁差役说:“拿走吧!”
送走了丁差役,林坐馆带着手下,正要出门做事,却又看到有人戴着面具走进了茶舍。
从极其行为艺术的服饰风格来看,此人肯定是张幼于老先生。
对此林教授十分诧异,问道:“老先生又来作甚?难道对我还不放心?
我林泰来行走江湖,讲究一诺千金!答应过的事情,就一定去办!”
张幼于答话说:“我自然相信你,一诺千金这个典故就出自史记一句话——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
在我看来,你林教授与季布同为豪侠人物,又同样重诺,简直就是今之季布也!
我张幼于作为苏州第一名士,就送你一个号,今布!”
在大文娱圈,很多人的号都是这种风格,比如赵彩姬号今燕,左宗棠自称今亮。
林教授乍一听没感到什么不好,但细想又觉得很不对劲,好像自己被内涵了?
别人听到今布,首先想到哪个布?
看着林教授脸色渐渐黑化,张幼于连忙又岔开话题道:“你不是要去找尹青么?我跟着你去看看尹姬,如果陆士仁在场就更妙了!”
林泰来非常不理解神经病的脑回路,“你昨天不是还对尹姬不感兴趣么?怎得今天又来兴头了?”
张幼于答道:“我忽然想起,我十六岁那年,文衡山老前辈对弟子陆师道说,他和陆师道的才华都不如我。”
林泰来莫名其妙的说:“然后呢?这和今天去找尹姬,又有什么关系?”
陆师道也是苏州名流,文征明亲传弟子,继承了文征明的“四绝”,书画非常畅销,而且中过进士做过官。
但陆师道已经去世了啊,又不是现存的人物!
“嘿!嘿!嘿!”张幼于荡笑了几声:“尹姬背后的男人有陆士仁啊!
而陆士仁是陆师道的儿子啊!这么一想,忽然就非常有感觉了!
当年抢爹的,现在抢儿子的!”
林泰来:“……”
论起变态,甘拜下风!
ps:本来编辑说,今天就可以上架了,但我想了想还是再推迟一周吧,下周五上架。
毕竟写的不快,再多写一周免费章节给书友看,以此为弥补吧。
希望书友们到时候多多支持订阅,让我安心继续写下去。
毕竟咱这种风格的书,您不看我的,还能看谁的,这就叫互相成就。
------------
第六十一章 官法如炉!(上)
林泰来想起,历史上的张幼于晚年不得善终,结局在名士中也很非主流。
似乎是在十几年后,此人大晚上带着女人去荒废园子里露营,结果被盗贼杀害了。
原本一直觉得这是偶然事件,但现在林泰来怀疑,是不是有人故意做下的。
一个“今布”让心胸大度的林教授都想掐死张幼于,更遑论其他被张幼于冒犯过的人。
正要出发去做事时,林坐馆忽然又看到四大金刚从柜台后面拖出几个柳编大笸箩。
前几天林教授力战马湘兰,不,力战南京五十打手时,被用来当盾牌的那种同款大笸箩。
不要问茶舍柜台后面为什么会有几个大笸箩,掌柜的表示他也不想知道。
面对坐馆疑惑的目光,四大金刚禀报说:“高军师让准备的!”
高长江踱步上前来提醒说:“听说那尹姬住在山塘街西园,而山塘街又属于长洲县县境,坐馆不可不防。”
近城三大商业区,中间的上塘街和南边的南濠街都属于吴县,北边的山塘则属于长洲县。
上次林教授单枪匹马杀穿长洲县,干翻了几十个衙役,现在问题还没有彻底完结。
如果林教授在吴县地界上活动,自然没多大问题,但若跑到长洲县做事,长洲县的衙役们非常有可能会报复。
林泰来却大手一挥,“无妨!我自有法宝!”
然后就领着手下伙计出门,大摇大摆的朝着北边而去。
关于吴县和长洲县之间的分界线,用文字描述起来有点复杂。
大体上在城里以卧龙街为界限,西吴县、东长洲。
在城外则以山塘河、北城墙为界,南吴县、北长洲。
那些著名地标里,寒山寺、上塘街、桃花坞、南濠街、天平山、石湖还有太湖洞庭山,属于吴县。
虎丘、留园、山塘街、平江路、拙政园、阳澄湖、金鸡湖属于长洲县。
林泰来从阊门外面过了桥,继续向北走,就进入了山塘街,号称七里山塘的另一端尽头就是虎丘。
城外三大商业街区里,这是他穿越后第一次来山塘街。
果然不出高军师预料,林坐馆的脚步刚踏入山塘街,就引起了站街差役的注意。